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1802
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刘干 李国宏 谭步巧
第1页

    参见附件(2209KB,2页)。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oiuson730及EUB 8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3 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颈尽量仰伸,使受检测颈部充分暴露,检测时头转向被检查的对侧。将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自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逐渐至远心端,先横切后纵切扫描,经颈动脉分叉处至颈内动脉入颅处显示不清为止;依次扫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内动脉(ICA)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状态,并帮助显示管腔界限及斑块轮廓[2]。内膜中层厚度(IMT)判定标准:IMT>1.0 mm为内膜增厚,测量时选择距颈动脉膨大处1.0~1.5 cm范围内测量,内膜中层厚度测量管腔后壁,粥样斑块位置、大小、内部回声,以IMT≥1.2 mm作为诊断斑块的标准[3]。同时根据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将斑块分为扁平斑,硬斑,软斑和复合斑。双侧颈动脉任一节段发生斑块即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CA)。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宽度约占管腔的1/2,置于管腔中央,调整取样角度,使血流与声束夹角<60°,待取得理想血流频谱后,测量有关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流速比(S/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A率和IMT

    经统计,观察组中发生CA患者131例,CA率为65.50%,对照组中发生CA的患者共44例,CA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右侧CCA的IM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左右侧IMT之间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出现软斑和复合斑共115例,占57.5%,出现硬斑和扁平斑88例,占44.0%;对照组软斑和复合斑23例,占19.17%,硬斑和扁平斑99例,占82.5%,可以看出观察组斑块以软斑和复合斑为主,对照组以硬斑和扁平斑为主,两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

    2.2 两组血流参数比较

    观察组双侧SPV、EDV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DV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两组S/D、RI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两组左右两侧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众多的血管、血液和心脏异常均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众多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4]。过去认为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血管病变多发于颅内动脉,而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许多学者研究都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69.0%~78.3%脑梗死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6-7]。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脂肪等构成,纤维组织呈较强回声,脂肪组织和细胞成分呈低回声[8],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内膜为最早累及的部位,当管壁应力增大易造成富有脂质斑块破裂,暴露的脂质或胶原一旦激活血小板,便启动凝血系统引起血栓形成,进而成为脑梗死的重要原因[9]。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颈动脉壁增厚程度和斑块形成情况,超声对CA的检查可以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0],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部血管管壁结构、斑块特征、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尤其是CCA的IMT、CCA及ICA的EDV、颈动脉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等指标,可能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11]。本研究中,观察组软斑和复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扁平斑和硬斑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国内外报道[12]结果相一致。

    由于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直观、定位准确且可重复性强等优点,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可及早、尽快的发现斑块并确定其性质,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为此类疾病高危人群做出预报,从而有效的控制各种相关的危险因素,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提高其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arroll BA. Carotid sonography[J].Radiology,1991,178:303-313.

    [2]董春晓.脑梗死10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J].医药世界,2009,11(8):430-431.

    [3]蒋柳杰,潘永康,王秀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6):359.

    [4]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2002:803.

    [5]欧志红,郑丽,梁颖,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20(2):146-147.

    [6]丁建平,华扬, 凌晨,等.彩超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9):747-748.

    [7]李有忠,胡爱云,单秀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关系[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0):25-26.

    [8]松尾裕英,水重克文,吉川圭.血管内工—法よる动硬化病变の评价[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09KB,2页)